【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黄南州高、多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大量涌现,而消防部队在维护社会稳定、处置处突事件以及防灭火、抢险救援等方面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而艰巨,开展好消防工作,对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群众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开展 藏区 消防安全 管理
【内 容】: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也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它与果洛州、海南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相邻,有藏、蒙、汉、回、土、撒拉、保安等15个民族,21万常住人口,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23%,藏族占总人口的65.74%,各民族都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如何引导他们共同参与消防工作,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自防自救能力,建立藏区消防安全管理网络,构筑黄南消防安全管理新格局,使消防工作融入藏区、进入千家万户是做好藏区消防工作、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下面我就以近年来在黄南藏区工作的一些感受为例,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黄南藏区消防工作的现状。
(一)各类安全隐患不同程度的存在。
1、河南、泽库两县地处青南边区,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当地农牧民建房大多就地取材,大量使用易燃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建筑仍占70%以上。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家里进行内装修,在材料选用方面基本上全部采用可燃、易燃材料。除民居外,县内有不少藏传佛教寺院,藏族人民全民信教,烧香、点酥油灯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佛事活动,有的家庭在佛堂、神龛内点起长明灯,稍有不慎极易酿成火灾。正是由于当地特殊的民居、寺院建筑和风俗习惯成为藏区火灾多发的主要成因。
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藏区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加,私人财富大量增加,日常生活逐步向社会大潮流靠拢,许多农牧民都盖了新房,购置了各种家用电器,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但是部分家庭只重装修不顾安全,将电气线路直接铺设在可燃装修材料内,将照明灯具、插座设置在可燃构件上,大大增加了火灾危险性。由于意识形态和财富不是对等增长,很多藏区牧民消防意识仍然淡薄,以致儿童玩火、成年人吸烟乱丢烟头等不良现象极为普遍,也是一个消防安全隐患。
(二)对消防认识不足,缺乏沟通渠道。
由于受经济条件、传统观念、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藏区农牧民消防意识很淡薄,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甚至对消防部队的认识。加之黄南有很多地方属于纯藏区,例如,同仁县曲库乎乡、泽库县的宁秀乡、和日乡等地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他们中多数人只会讲带有地方特色方言的藏语,语言和其他沟通渠道局限,让消防宣传及管理工作很难进行。
(三)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消防部队车辆装备奇缺。
1、虽然黄南社会经济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任然非常滞后,别说发达城市,就是与周边的西宁市、海东行署,甚至与海南、海北州都存在不小差距。例如同仁县共有市政消火栓96个,损坏、城乡建设埋压50多个,能用的不足40个,而且大部分水压不足,很多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很多自然水源出现枯竭现象,一旦周边农牧区出现火灾,只能采取运水供水的方法,不仅造成警力的浪费,而且常常延误最佳灭火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类高、多层建筑火灾、人员密集的商场、娱乐场等火灾扑救,建筑物垮塌、交通事故、化工泄漏救援,各类灾害事故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消防部队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而黄南消防支队车辆配备根本不能满足辖区任务所需,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脱轨现象。目前,全州仅有4台消防车,1台3.5吨东风水罐车、1台3.5吨东风泡沫车、1台10吨斯太尔王水罐车、1台康明斯抢险救援车,其中2台东风车配备于2000年,服役长达12年之久,早已到达报废年限。各类器材装备仅有2000多件,特种抢险救援器材奇缺,一旦发生发生化学泄露、建筑物垮塌,只能肩扛手刨,不能有效扑救。
(四)消防管理组织不健全。
黄南州下辖四县,分别是同仁县、尖扎县、河南县和泽库县,但是却只有一个普通一级消防中队(同仁中队)及四个消防大队,很多农牧区无主管机关、无人员负责、无办公环境,成为了消防工作的盲区。由于山高坡陡、路途遥远,消防部队警力有限,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时出现在灾害现场,而且藏区农牧民没有专用灭火装备,缺乏自防自救能力,仍是靠“桶浇盆泼”的土办法,不能有效组织救援。
二、加强当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针对当前藏区火灾形势严峻、城乡消防建设工作不全面、农牧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困难及黄南消防工作的现状,提出以下两点愚见。
(一)严抓内部管理教育。
1、抓好民族政策教育,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积极组织官兵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从根本上解决民族观问题,端正官兵对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态度。树立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的观念,懂得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根据地区情况开展诸如对驻地单位、群众开放消防队(站)、举办警民联欢等活动,在于教于乐的氛围中融洽民族关系。
2、加强自身建设,营造和谐安定浓厚氛围。
由于消防部队特殊性质和黄南藏区的民族复杂性,和地方接触面广,军民之间矛盾纠纷的苗头多。广大群众特别是藏区少数民族企业经营业主消防观念和消防法规意识淡薄,对防火检查和灭火救援工作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藏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消防部队一定要把预防和正确处理军民纠纷作为维护稳定大局、树立部队良好形象的大事来抓,教育和引导官兵以大局为重,摒弃比高低、争输赢的错误做法。站在贯彻稳定方针、维护警民团结和民族团结的高度,妥善解决矛盾纠纷,营造和谐安定浓厚氛围,树立消防部队良好的形象。
3、积极参加和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支援和参加地方经济建设是部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也是消防部队必须履行的根本职责。我们全体消防官兵战斗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一是大力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不断加强消防部队和牧区牧户的警民共建工作,加强消防队(站)的对外开放。二是结合近年来相继开展的“爱民活动进万家”、“开门评警”及“三访三评”等活动,积极开展帮助困难家庭、支持失学儿童、帮扶孤寡老人等活动。从根本上、从源头上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脱贫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在发生火灾、交通事故和其他各种自然灾害时,消防官兵必须挺身而出,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宗旨。
4、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一著名论断,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在黄南这样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更为合适,少数民族干部,在本民族群众中有着特殊的影响力,不仅消除了语言沟通的难题,而且他们的观点和态度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此要借每年招收地方大学生干部时,有侧重的加大少数民族人员名额比例。
5、积极开展地方语言学习制度。
藏区开展消防管理工作,语言沟通是一个关键因素,很多农牧民,尤其是青南边区的少数农村语言交流只靠藏语甚至是带有地方方言的藏语,在这些地方根本无法进行语言沟通,开展消防宣传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在部队内部掀起学习少数名族语言或者方言的热潮,最起码也要达到能说会听,彻底解除语言沟通的桎梏。
(二)优化外部消防环境。
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千家万户,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计民生的大事。消防部队要主动汇报,积极要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藏区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消防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要将宣传教育、培训和发动群众参加消防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将其贯穿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及时发现、大力宣传各岗位在消防工作中忠于职守,敬业爱民,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进一步弘扬正气,形成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局面,进一步转变形象,树立消防部队新风正气。
2、加强消防经费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市政消防设施。
根据藏区发展建设规划要求,协调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积极推动消防队(站)建设项目立项,积极做好财政部新出台的《地方消防经费管理办法》及《青海省公安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保障标准》、《青海省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费征收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等文件的宣贯工作,按标准落实经费保障。完成各类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更新、补缺任务,确保消防装备完好率达到100%。大力开展市政消防设施建设。
3、政府统一牵头,打造立体式消防管理模式。
主动汇报,大力宣传,多方协调,全方位调动各方人员,让他们自觉地参加到消防各项活动中,调动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浓厚的消防工作社会化氛围。每年与各级政府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单位进行考评,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面促进了各级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社会企事业单位对消防工作的责任主体意识,把消防工作纳入政府日常工作中,充分调动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请政府统一牵头,完善技术、物资、生活保障、装备保障建设,建立健全器材补给、装备抢修、油料、药剂供应、防护装具、被装、饮食供应保障小组人员,健全社会联动保障机制,打造立体式消防安全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