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材料采购平台 消防员考试模拟系统
 

广东举行最大规模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演练

   日期:2012-11-16     来源:本站    作者:孙江敏    浏览:423    
核心提示: 携带装备、背负30公斤行囊,徒步16公里;夜间搜索生命迹象,举行大规模疏散演练,开展塌楼生命救助、百米高崖极限救援…… 前

 
 


 









 

    携带装备、背负30公斤行囊,徒步16公里;夜间搜索生命迹象,举行大规模疏散演练,开展塌楼生命救助、百米高崖极限救援……

    前昨两日(19-20日),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在河源举行历年来最大规模、难度最高的跨区域地震救援演练。

    规模、难度为历年来之最

    根据灾情设定,7月19日6时许,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东源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接到广东省地震局灾情通报后,广东省消防总队迅速启动跨区域地震救援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立即调派广州、惠州、梅州、河源、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市消防支队各一支轻型救援队和省消防总队直属特勤大队一支重型救援队赶赴灾区实施救援,据介绍,本次跨区域地震救援演练,广东省消防总队调集了共9个单位、55辆消防车、344名官兵参演。该次演练还与河源市地震局、治安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联动,据统计,现场参演总人数达530人。演练规模之大、参演人员之多,难度之高为历年来之最。

    19日上午10点30分,各参演部队先后抵达集结点。随着总指挥长下达徒步行进的命令,正式拉开本次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演练科目训练的序幕。据介绍,本次演练的共设置了带装徒步行进、夜间生命搜救、单位疏散自救、化工火灾扑救处置、废墟生命救援、百米悬崖救助、山体滑坡救助等七训练科目。

    生命探测仪夜间搜索“活体”

    19日10时30分起,各参演官兵冒着酷暑,携带沉重救援装备,背负30公斤的行囊,开始了长达16公里的徒步行进。 “这绝对是一次体力和意志力的极限挑战。”省消防总队战训处副处长徐红锋告诉记者,即使是轻装上阵,在烈日高温下行走四五个小时,许多人都受不了。但消防官兵必须负重前行,爬山涉水,所有的动作都必须耗费大量的体力。而傍晚时分,一场不期而至的豪雨,加大了参演官兵的行进难度,部分官兵出现体力透支和中暑晕倒现象。随着参演人员的陆续抵达目的地,他们将在稍作休整后,开始了夜间搜救生命活体的训练。每个参演队必须在90分钟内,分别将隐藏在地下和废墟中10只兔子找出来。

    “单靠人工搜救,没有仪器的协助,完成任务绝无可能。” 省消防总队全勤指挥部指挥长朱国营告诉记者,这一科目,主要是检验救援人员对声纳、蛇眼、雷达等生命探测仪的掌握程度。在一片竹子堆垛前,当看到部分记者在围观拍摄救援人员搜救生命活体时。朱国营笑着对记者说:“这里找不出活体”。该科目完成后,他改口说,其实那个地方藏有兔子。由于生命探测仪必须极为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在你们干扰下,在先进的仪器也会失效,这也说明救援人员对仪器使用还有待加强,“他们应该制止你们,让你们远离现场。”

    危楼下的小心施救

    20日上午8时,在一片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倒塌建筑废墟上,一场极度逼真的废墟救援工作开始了。据介绍,这个科目其实分为倒塌建筑深井救援、狭小空间救援、破拆顶撑救援、倒塌建筑高空救援、巷道挖掘救援、废墟生命迹象搜索及顶撑救援等六个子科目。六个参演单位按照抽签确定的责任区分别开展了救援工作。 “动作必须小心翼翼,否则容易破坏倒塌建筑已形成平衡,导致二次坍塌的危险”。在一个巷道挖掘现场,记者看到,三名救援人员携带破财工具小心作业。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倒塌建筑空间,在不破坏建筑平衡的情况下,利用破拆工作和顶撑设备,打通通往被困“人员” 的生命通道。

    百米高崖“悬空”救人

    与废墟救援同步进行的是百米悬崖救助、山体滑坡救助。

    在广州消防支队接领的山体滑坡救助科目现场,记者看到,在一个高达150米、坡度为90度以上的高崖上,两名救援人员从崖顶垂直下滑,在半山腰位置救起一名被困受伤“人员”。由于没有作业支撑点,救援人员随后将伤员抬至崖底。在一台挖掘机的协助下,从崖底至崖顶迅速架起了一条超过百米的“空中生命线”。两名救援人员将伤员抬起、绑定后,在崖顶战友的用力拉动下,缓缓向崖顶靠近。

    而在附近的一个几乎垂直的百米高崖上,汕头市消防支队接领的百米悬崖救助也正在紧张进行。

    朱国营告诉记者,虽然救援的方式基本一样,但难度还是不同。由于山崖过于陡峭,救援人员必须使用点降的方式向伤员靠近,体力消耗非常大。在搭建空中生命通道上,崖顶另一面也是悬崖,山崖的上的树木都不能用于救生绳的绑定,因为在大力的拉扯下,树可能连根拔起。所以必须使用钢钎打入地面固定。

    朱国营说,两个项目作业高度均超过150米,是目前国内救援演练最高的一次,打破了国内救援演练的极限。

    “在国内,还没有哪个省开展了如此逼真、难度如此高的救援演练。所有科目设置都是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的。”

    作为本次跨区域灭火救援实战演练的方案的草拟者,朱国营有些自豪地说,整个演练方案报到国家地震救援中心,得到了国内专家和外国教员的好评。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官方微信  |  新手上路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会员短网址  |  法律声明  |  投稿说明  |  关于消防宝  |  粤ICP备16075420号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