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两个阶段”“两步走”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消防工作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期待新要求,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以新的目标定位牵引发展、以新的路径选择推动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此,要紧紧围绕“一条主旨、五大战略、五个转变”的发展主题主线,在主旨理念上推动“传统消防”向“新时代消防”转型,在目标定位上实施“忠诚消防、社会消防、专业消防、法治消防、智慧消防”五大战略,在路径选择上推动铸魂育人由功能满意向情感认同转变,消防治理由消防部门单一行政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救援能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队伍管理由单纯依靠习惯经验管理向依靠法规制度管理转变,工作方式由传统手段向信息化手段转变。
打造忠诚消防,推动铸魂育人由功能满意向情感认同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消防部队应围绕这个根本要求,部署实施灵魂、堡垒、素质、暖心4大工程,营造浓厚的铸魂育人氛围。一是实施灵魂工程。注重教育熔铸,抓好以基本理论、基本传统、基本规范、基本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基本”教育;注重实践熔铸,在实战中摔打磨炼官兵,既抓“勇”的培养,又抓“智”的增长和“心”的历练;注重日常熔铸,把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官兵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铸牢官兵看齐追随的忠诚警魂。二是实施堡垒工程。突出抓好书记队伍建设,运用组织手段把基层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好,定期开设“书记培训班”,提高新常态下书记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素质。突出抓好组织功能发挥,围绕基层组织活动方式改进,建立一套符合消防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的基层组织生活制度;采取“规范建、先进励、下沉帮”举措抓好帮建,着力解决一些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三是实施素质工程。把人才建设摆到“党委工程”“主官工程”的突出位置来谋划推进,建立“远期有规划、培育有机制、评价有标准、激励有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用干部看工作、看工作用干部”的选人原则,探索建立“事前防错、事中容错、事后纠错”的容错纠错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四是实施暖心工程。在优化顶层设计上加力,针对消防部队角色的“双重性”和职能任务的“战时特点”,优化消防职业保障性政策;在解决重点问题上加劲,紧盯部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干部交流力度加大等实际,着重解决好官兵“后院、后代、后路”问题;在抓好常态落实上加压,将从优待警纳入各级考核,通过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把从优待警的“软指标”变成“硬任务”,让官兵感受到组织的身影、体会到组织的温暖。
打造社会消防,推动消防治理由消防部门单一行政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社会治理上明确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的工作导向。消防部门应按照这个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治理格局。一是着眼“责任归位”推。从顶层设计上明晰界定政府部门的领导责任、行业系统的监管责任和社会单位的主体责任,构建“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要抓住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这一契机,推动省、市、县三级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完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切实把消防安全责任压紧压实。二是围绕“联合监管”抓。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等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畴,着力扭转监督力量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的现状;构建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健全单位失信“黑名单”、安全诚信评价等制度,将消防安全信用等级作为金融借贷、星级酒店评定等参考基准,倒逼社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三是注重“全员参与”促。注重培树消防意识,强化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消防宣传,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提高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注重延伸力量末梢,在农村、社区和派出所建立实体化消防组织机构,解决基层消防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注重发展社会组织,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推动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消防工作,打造“全民”消防格局。
打造专业消防,推动救援能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十九大报告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消防部队应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不断提升灭火救援专业化水平。一是建强专业力量。按照分类分级原则,从建设规划、力量整合、政策配套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精细化、专业化攻坚力量体系,特别是要从全国层面制定典型灾害专业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建立统一规范的建队标准,形成科学实用的处置程序,着力打造“拳头”和“尖刀”力量。二是练好专业技能。坚持基础强化,开展基本理论强化、基本体能达标、基本技能合格的“三基”训练;坚持实战导向,本着“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的原则,针对高层、地下、大跨度、易燃易爆等复杂场所火灾事故,加强技战术研究和实地实装演练;坚持考评倒逼,建立“大队每月一会操、支队每季度一考核、总队每季度一抽查”练兵考核制度,定期组织训练尖兵、预案编制、指挥能力评比。三是配精专业装备。按照“仗怎么打,装备就怎么配”的理念,制定装备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加强装备采购需求论证、效能测试和质量验收,开展装备统型、结构优化、规范管理,特别是要紧盯“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疑难事故处置,配备远程供水系统、消防机器人等高精尖装备,推动装备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打造法治消防,推动队伍管理由依靠习惯经验管理向依靠法规制度管理转变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军,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消防部队应紧紧围绕依法治警、从严治警这个基本方略,在推动治警方式根本性转变上下功夫。一是把法治理念树起来。牢固树立“按纲要建、按大纲训、按条令管、按制度办”的思维,持之以恒地把法规要求渗透到部队建设各个方面、贯彻到管理教育每个环节,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警带兵能力。二是把法治举措实起来。以“法治警营”建设为载体,构建系统完备、严格正规、具有消防部队特色的部队管理体系,特别是要纠正与法不符的土办法、旧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正规化提质升级为抓手,把建设标准和要求搞具体、变刚性,从严从实开展达标验收,让每个单位、每个人一板一眼地抓落实,带动形成部队依法管理、依法运行、依法落实的工作秩序。三是把法治要求挺起来。突出重点整治,建立“纪委牵头、部门联动、整体覆盖、集中亮丑”的监督工作格局,施行“拉网查、逐项筛、挂号销、回头看”硬性举措,着力解决法治观念不强、纪律作风不硬、管理水平不高等“短板”问题;突出常态监管,效仿公安部巡视模式,开展支队级单位巡察工作,切实以巡察的高压态势把依法治警的理念树起来、氛围浓起来。
打造智慧消防,推动工作方式由传统手段向信息化手段转变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消防部队应紧跟科技创新潮流,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一是构建智能监管体系。强化动态监管,借助“物联网”等新技术,智能化监测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强化联合监管,研发行业监管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向政府及行业部门推送火灾隐患、消防检查要点等,向保险、银行等部门推送单位消防安全信用等级;强化前置监管,集成消防业务、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的基础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分色预警,前移火灾防控关口。二是构建精准救援体系。精准编制预案,深度融合数字化、三维虚拟等信息技术,建立实时灾情模拟和作战力量部署推演三维立体模型;精准调度指挥,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城市应急联动单位信息与灭火救援指挥系统深度融合,为指挥员科学决策、精准指挥提供制胜先机。三是构建预警管理体系。在内部管理上,构建集人、事、物等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数据库,利用营区监控、4G图传、GPS车辆定位等对部队进行全方位、全时空巡查,为掌握部队实时动态、提前预警事故苗头提供数据支撑;在外部执法上,参照贵州司法体制改革经验做法,探索建立与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合的执法风险动态预警防控机制,及时发现风险疑点,从技防手段上推动消防执法行为无缝隙、全过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