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房屋及建材类共计22858件,占全年投诉比重3.58%。其中,装修建材投诉数量共计13370件,其中质量问题有7508件,占比高达56.16%;安全问题有53件,占比0.4%。
而一个多月前,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状况也不容乐观。在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全年抽查了29种5120家企业生产的5226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2.2%。其中,抽查合格率最低的是新型墙体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4种产品,不到80%。
从上述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装修建材引发的投诉维权中,质量原因已超过半壁江山了。同时,新型墙体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坐便器、淋浴用花洒、陶瓷片密封水嘴等产品并不算高的合格率也令人担忧。
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建材行业,如果企业连质量的底线都守不住了,那将是极其危险的事。血淋淋的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过去的2015年中,国内建材市场频频出现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导致渗漏率居高不下,甲醛超标的毒地板害人不浅,热水器爆炸伤人、淋浴房玻璃门爆裂、保温材料引起火灾、电梯“吃人”等事故。
面对这一起起因质量事故带来的巨大伤害,许多企业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归咎为外因,诸如市场环境不好、最低价中标惹的祸、黑色产业链剪不断、劣币驱逐良币甚至是“逼良为娼”,等等。
但作为产品生产的主体,建材企业一味地强调外部原因不禁让人有“掩耳盗铃”的感觉。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商业利益至上,而这一理念正在冲淡企业的质量和责任意识。
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企业的命门的质量底线,就在这样的思想洪流中不断溃败。与当下国内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坚持“质量为先”的方针渐行渐远,更谈不上什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缺失,不仅让国内制造业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更严重后果会让以制造业为主的建材行业失去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与建筑息息相关的建材行业,要想健康有序发展,一定要坚守质量底线、重拾“工匠精神”,因为惟有如此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建筑才能更加安全。也惟有如此,建材事故才能更远离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