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安全出口数量少,疏散通道不畅。疏散门开启方向错误、安全通道堵塞、被占用以及安全出口数量与宽度不足是此类场所普遍存在的最为严重、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部分经营者为了图管理方便或防盗或防止一些消费者从中溜走,平时经营时都锁闭安全出口,造成习惯性违章,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严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二是可燃、易燃物品多,火灾荷载大。大部分公共娱乐场所(如一些影剧院、礼堂)的屋顶建筑构件是木质结构或钢结构,舞台幕布和木地板是可燃的,观众厅天花和墙面为了满足声学设计音响效果,大多采用可燃材料。而一些歌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等场所更是讲究豪华气派,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大多数公共娱乐场一般采用多种照明灯光和各类音响影视、电脑、空调等设备,而且数量多、功率大,经过长时间连续运转,常常会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此外,有些灯具在持续工作后的表面温度很高,一旦可燃物品靠近极易引起火灾。
三是制度不健全,素质不高。有些场所并没有按照规定建立用火用电、防火检查、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之经营者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火灾隐患整治不力,消防投入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善,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措施。还有部分单位从不对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知识教育,员工在上岗前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没有对防火安全疏散预案的进行演练,不具备安全防火知识和火场逃生方法,心理承受能力差,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引导顾客逃生,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是缺乏逃生常识,组织疏散不力。部分场所内的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低下,对逃生常识懂得少得可怜。在日常检查中,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甚至不知道安全门是干什么用的,遇到突发事件习惯随大流,别人往哪跑,自己就往哪跑,争先恐后,挤作一团,结果谁也出不去,容易造成挤伤、践踏等伤亡事故。
二、公共娱乐场所火灾的特点
一是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由于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空间大、跨度大、空气流通快,加之内部装修使用木板,纤维板等各种塑料制品和装饰物,若发生火灾时处理不当,火势向四周迅速蔓延,易形成立体燃烧。
二是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公共娱乐场所人员流动性、随意性大,高峰期间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浓烟和毒气使未及时疏散的人员造成中毒,再加上人员拥挤,秩序混乱,更会相互践踏造成人员伤亡。
三是损失大,影响大。公共娱乐场所服务功能多,大多数设有按摩、健足、餐饮、健身、录像等服务项目并通霄营业,有的公共娱乐场所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和交通要道,若发生火灾,不及时控制火势,可发展到高层建筑火灾和大面积其它建筑火灾,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四是扑救困难,易延误救援。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围观群众多,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消防人员的扑救;其次消防装备不适应扑救的需要;第三可燃物多,火灾负荷大,被困人员多,扑救难度大。
三、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防范措施及对策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监督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消防管理法规和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公共娱乐场所,该停业的停业,该整顿的就进行整顿。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隐患要限期整改,对久拖不改的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二是明确主体责任,提高单位人员安全意识。法人代表为单位第一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依照《消防法》相关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负责检查和落实本单位防火措施、灭火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及建筑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电源和火源管理。公安消防部门在查处重大火灾安全隐患和追究火灾事故责任时,要配合公安民警严肃追究法人代表和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三是组织人员培训,培养“明白人”队伍。单位人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共娱乐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公共娱乐场所的业主在申请开业前检查的同时,要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消除火灾隐患,从业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一些的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
四是广泛宣传教育,共同维护消防安全环境。公安消防部门要充分利用“119”宣传日和日常宣传,用上街宣传,播放消防录象、录音,到单位给员工上课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城乡居民人人理解消防、懂得消防、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爱护消防设施,配合消防机构和派出所搞好消防工作。公共娱乐场所在单位内要设置消防警示语和疏散指示标记,时刻提醒顾客注意防火,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在场所显眼位置设置疏散路线图,帮助顾客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离开危险地,并可插播相关消防录象、录音来教育顾客。之,公共娱乐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必须做到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依法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申报检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在营业期间,公安消防部门要及时跟踪检查,提高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共同维护场所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