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不仅包括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各项救援工作,还包括事故的预防。
(一)完善救援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1、危险源首先是有危险的化学物,如氯气、氨气、浓硫酸、硫化氢、金属钠等,一般都是化学反应性强的化合物,其次是化合物所处的环境,即危险物的设备(如反应温度、储罐、管道等)的良好情况及先进程度;另外,还应包括生产应用这些危险物的工艺过程(如反应温度、压力、热量等)的特点。
总之,要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危险源。
2、要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危险场所的危险源布局、危险物品种、性质与数量、设备情况、有毒物质毒性毒害性、相关安全组织情况、有关人员数量和素质、应急器材的数量与质量等作出详细的调查和统计,由此确定本地区、本单位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再由此确定此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等级。同时,制定出防止与消除事故危害的措施,制定抢险救援预案,建立救援应急等级。一旦发生化学事故,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对社会的危害。
(二)快速估算,有的放矢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迅速了解基本情况,结合计算机系统对其危害程度进行估算或评估,准确掌握化学事故源类别、事故点、事故强度以及有关气象、地形等及时实施消除和减轻危害的相应措施,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等。
2、要对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抢救伤员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
3、要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
(三)有效监测,指导救援
1、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中,有关人员要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2、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一旦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
(四)专业救援,化险为夷
1、抢险救援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事前没有制定出科学的抢险救援方案,并定时组织演练,关键时刻就难以有效处置事故。
2、社会抢险救援要制定应急对策,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组织制定大型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逐步提高整体联合作战能力,建立一支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及时到达现场的专业队伍,配备种类齐全的装备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3、发生灾害事故时,在灾害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合作,形成合力,使抢险救援预案的组织和实施机构得以落实,提高社会抢险救援机制的反应速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