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材料采购平台 消防员考试模拟系统
 

与火持续千年的战役——杭州消防历史走笔

   日期:2012-11-24     来源:北京消防网    作者:胡辉 孙虔雅 文/图    浏览:403    
核心提示:老人们一直传说吴山山脉是一条入城的离龙,离龙属火,所以杭州的火灾之多之猛在全国是出了名的。   杭城最早的火灾记录可追溯

老人们一直传说吴山山脉是一条入城的离龙,离龙属火,所以杭州的火灾之多之猛在全国是出了名的。
  杭城最早的火灾记录可追溯到公元941年7月,吴越国王府内宫丽春院突然起火,整座王府被烧成废墟,国王钱元瓘心火上攻被生生逼疯。一个月后钱元瓘因狂疾而死,那年国王55岁。
  而火灾的抗争记录更早。公元762年,杭州刺史李泌发动居民开挖了六口大井储水治火。旧时的杭城每条巷每个墙门几乎都有水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杭州还有5549口水井,这些水井除了饮用,还有个重要功用就是防火。
  杭州最早的官方消防队成立于北宋,苏东坡在杭州两次做官都致力于成立“潜火队”。到南宋时,杭州作为国都,消防规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内200步设一军巡铺。消防兵布置在杭城东西南北,上中下等12个隅,每个隅有102人。这超越了北宋京城300步设一军巡铺的规制。
  最早的民间救火组织形成于南宋,那时称“水铺”或是“冷铺”。到民国时称为“义龙集”,每个集都有自己的名号,按地段命名。如:清波集、清泰集、盐桥集、南星集等。每集人数不等,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人。1949年前,这些民间救火组织一直是杭州消防的主力军。
  每年上百次甚至几百次大大小小的火灾,让古代的人们更加相信离龙入城的传说,于是人们把镇住火龙的希望寄托于神灵。南宋时人们在吴山山上建火德庙;后来又在玉皇山巅开凿日月池,紫来洞边设置七星缸,慈云岭古慈云宫供奉火神王天君,在杭城四隅立“辟火碑”;在佑圣观设火神殿祭龙,每年农历六月廿三是火神诞辰日,演戏敬神,称“火神诞会”,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即便如此所有的阴阳法儿全部用上,大火小火依旧在杭城肆虐。
           那一场大火烧掉五万多间房屋 十八万人无家可归  
  公元1132年,5月和12月两场大火各烧掉了一万多间房屋,把刚刚在杭州落脚的南宋皇帝赵构烧痛,皇上下诏,令殿前各司选身手敏捷的精兵300人,划归临安府调配,专职担任救火任务。
  那时专管“烟火”的军兵通称“防隅一军”,隅处筑“望楼”,杭州有23处“防隅望楼”。望楼约9米多高,建在立柱之上,成方形二层楼。有“消防队员”日夜值宿在望楼里,若发现火情,白天用旗帜、夜间以点灯为信号。以朝天门(即鼓楼)为界,如果火灾发生在朝天门内,挥三次旗;在朝天门外,挥两次旗;在城外,就挥一次旗。
  尽管如此严防死守,南宋皇朝还是火光冲天。
  公元1201年3月30日,那天站在望楼里的防隅兵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朝天门外火起,马上发出扑救信号。救火的官兵和民众都朝着吴山赶去。那时朝天门外多官衙和官员私宅,只见一位姓杨的官员家大火已经腾空,像脱缰野马,呼啸着卷向御史台、司农寺、军器监、御辇院,延烧了许多官府衙门之后,一直往西北蔓延。
  大火延过鼓楼烧往河坊街、后市街一带,经过之处,商铺、府第、民宅无一幸免。等大火连拆带浇终于被扑灭,已经是4天4夜之后,有人站在吴山上往南看,一片焦土,往北看,也是一片焦土。共烧毁58917间房屋,18万人无家可归。据说这次火灾之后,失了栖身之所的朝廷百官,大多只好临时在船上安身。
  南宋一朝的大火,多次危及皇宫,有一次烧到了皇宫最华丽的和宁门才停下脚步,门上的金钉铜瓦、画栋雕甍,熏得一片墨黑。还有一次烧到皇宫酒库才被扑救熄灭。
  南宋时,杭城百姓分“坊”而居,各坊之间有砖砌高墙和拱门,拱门边放置防火用大水缸。如今中山中路上仍可看到仿古的坊门。虽说南宋时的杭城已有很完整的防火救火体系,但是杭城民居密集,又多板壁房、木结构,一烧就成片过火,尤其是碰到有风的天气,火借风势更为凶猛,靠着肩挑手提的这点水,哪里是火龙的对手?
  南宋皇朝的那片火光,就这样留在了书页之中,让我们今天看着都心惊肉跳。
  更夫边敲边叫:“寒冬腊月,天风干燥,楼上楼下……火烛小心!”
  自清末以来,救火的主要工具是木制“抬龙”——其实就是一个活动大水桶,连着一根喷水管。
  公元1914年10月6日夜里,艮山门外巡夜的更夫刚刚敲过头更不久,吊桥旁延德堂药店起火。
  霎时城里锣声响成一片,附近各“水龙会”闻声出动。水龙会成员都是业余的,多是些运输车工、黄包车工,闻锣声自发集合。他们头戴尖头卷边防火帽,抬着洋龙,带着全套拆屋器,赶到艮山门城墙边,却发现城门关闭,等得到号令打开城门时,火势已不可收拾。
  好在救火员分工明确,司龙的,管“抬龙”;司苗的,立在龙上,观察火苗方向;司筹的,给每个担水救火者分发筹码,一担水一根筹,事后凭筹领赏钱;还有运水的、上高的、救护的,所有人在火灾现场各司其职。这边刚安置好抬龙,水已经挑来了,倒进腰圆形大木桶,桶上有带动活塞的压杠,连接金属喷头的唧枪,中间是数米长的帆布输水管,司龙的救火员不停地按压龙杠,水从龙头嘴中射出。
  不幸的是那晚北风大作,火借风势已经卷过吊桥和小石桥,成大裕米店、丰泰米店、春茂酱园、益兴山货行、同昶升染坊、义昌南货号就在救火队员的面前化为废墟。
  等到大火终于扑灭,已是后半夜2点钟,起火店家和附近住户、商店主动出资酬谢救火者。《杭俗遗风》中对大火扑灭之后救火队打道回府有一段精彩描述:“水龙会扑灭火灾后,每次吹号一声,间鸣锣一下,称为‘太平锣’。如在夜间,各水龙会按队而行,灯笼高举,亮如白昼,好像灯会一样热闹。”
  后来上海《申报》报道:延德堂药店起火原因是伙计趁老板出外收账,聚了几个人搓麻将,晚上10点钟不小心泼翻洋油灯引发大火。虽经水龙会竭力灌救,无奈河干井涸,觅水困难。据统计共烧掉吊桥一架,小石桥一座,民房280多间,70多家店铺。民国时期,这样的火灾几乎每年发生,有时一年好几次。后来政府部门特别张贴布告,动员居民拆板壁、建砖墙,五间以上房屋需建封火墙。并要求商家自备水桶、水枪、水斗等防火器具,家家户户设太平水缸。
  电影《平原游击队》里有个场景那时人人皆知,半夜,一老汉敲着梆子巡夜,嘴里喊着“平安无事——”。民间自发巡夜起始于明朝后期,至清初形成风俗,每晚,城里城外都有人巡夜,巡查火警也是更夫的责任。通常两人一组,穿“更”字号衣,一人胸前挂鼓板或毛竹管,一手提灯笼,一手有眼有板地敲;另一人提锣,三更敲三下,四更敲四下。配合默契,风雨无阻。尤其是每年冬至到十二月底,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祭祀请神,香烛之事集中,这时更夫从二鼓起更至五更,击柝声彻夜不绝,每更巡游三次,穿街走巷边敲边喊:“寒冬腊月,天风干燥,楼上楼下,灶前灶后,鸡钟烤笼,一街两岸,各家火烛小心!”更夫的酬劳由居民拼凑,每家每户需出点平安米,大店每天出钱十文,小店出三文。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每至夜饭后,杭城的小巷弄堂还能听到“火烛小心”的唤叫声,只是木梆子改成了电喇叭,内容也有改变:“居民同志们,楼上楼下,火烛小心,门窗关紧,放在外面的自行车挪进!”这流传了几百年的巡夜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旧城改造之后渐渐消失。
           1930年河坊街大火 凯迪拉克救火车呼啸而过  
  1930年6月27日,城隍山瞭望塔上锣声响成一片,清河坊大井巷烟纸店起火。河坊街上空霎时浓烟翻腾,小孩哭,大人叫,附近的店铺人人自危,忙于救火,抢运物品,乱成一团。
  锣声歇落,中山中路上又响起警报,尖锐刺耳的警报声由远及近,只见一辆凯迪拉克救火车飞驰而来。那时的中山中路官巷口一段叫寿安路,刚刚铺上沥青,路两旁还是石碾压出来的沙子路。沿路许多摆摊的小贩,看到拉着警报的救火洋龙开过来,一边赶紧收摊避让,一边好奇地看着这个新式“洋龙”,奇特的警报声引来了更多围观的人群。
  凯迪拉克救火车的购置还得从1929年说起,那年对杭州来说是个火灾之年。从5月开始接连四场大火,每场大火都烧掉几百家店铺和民居。到8月28日眼看着首届西湖博览会开展在即,昭庆寺内正制造博览会开幕时的烟花,不想制作不慎引发大火,一时烈焰冲天,昭庆寺就在那次火灾后一蹶不振。
  9月25日“杭州市各界救火联合会”发起募款,购置了一辆凯迪拉克轿车,再由上海震旦铁工厂改装成救火车。这是杭州民间救火组织拥有的第一辆现代化消防车
  这之前杭州的救火设备以腕力龙为主,腕力龙又称洋龙、水龙、蝴蝶龙,出现在杭城是光绪年间。洋龙带有轮盘可以推动,用人工压力出水。1928年,由汽车改装的洋龙出现在杭州,是在汽车上装置机械压力泵。
  那天凯迪拉克赶到火烧现场,面对冲天大火,取水成了卡口,那年杭州城里还没有自来水,这辆新式消防车的救火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凯迪拉克救火车真正起作用要再等一年。1931年7月28日,杭城自来水厂建成,全城共安装了350只消防龙头,至此凯迪拉克救火车的威力渐渐凸显,消防车的数量也逐年增多。到1936年年底,杭州共有消防车8辆。
  再说那天,救火的主力军还是水龙会的救火队员,他们头戴翻棉号帽,身着蓝布号衣,前胸后背贴两块白圆布,上书“××水龙会”。四人抬龙,两人抬梯,梯上系铃,行人闻声让道。
  洋龙、土龙积极扑救,大火还是烧了四个钟头。张小泉、大和堂、振昌益茶楼等30多家店铺烧成废墟,还烧死了两个人,不少民居被大火吞没。
  1937年底,日军入侵杭城,所有的消防车跟随国民党军队后撤,凯迪拉克也在后撤之列。
                   寻找河坊街14号  
  河坊街14号,民国时期曾经是杭州市救火总会。
  走在河坊街上,让笔者想起2002年10月河坊街老街新开。那天最吸引笔者的是一辆辆大红色的自行车,车子后座挂两只灭火器,前车兜放扳手和消防水带。大约每隔50来米,马路中间就停一辆这样的消防自行车。
  时隔十年,站在河坊街上,却没有见到那些红色醒目的自行车,向站岗的保安陈师傅打听救火自行车的下落。陈师傅讲一口杭州话:“十年了,风吹雨淋太阳晒,车子破败不堪,怕影响市容收起来了。不过新车子已经买好,会重新上街。”他说,这一带小巷小弄蛮多的,如是发生火情,救火洋龙蛮难开进巷头巷脑,自行车则游刃有余。
  “有天华光巷里发生情况,接到报警,街上六辆自行车全部出发,一路过去蛮壮观,路上行人都停落来看发魇。赶到后一看,情况不严重,一楼一户人家生火不慎,将挂着的衣服烧起来,连带边上的木桌也烧起来,还没有等我们动手,大家帮忙,火已经熄灭了。”“有没有烧起来过?”“没有大的火烧起来,前几年报警蛮多的,我们这里茶楼酒店集中,我们怎好让它烧起来?”
  河坊街历朝是杭城商贾聚集的繁华之地,店铺酒肆茶楼南北货店将吴山脚下挤得满满当当,火灾也频频光顾这片风水宝地,不夸大地说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被大火无数次地烧焦过。好在繁华之地的自愈能力也强,烧过之后,总能很快抚平伤口,重新焕发活力。
  别过陈师傅,再往东去。天空飘着细雨,这是杭州几十年不遇的长达两个月的雨季。走过东河,寻到了河坊街12号和16号,是两家小店,偏偏没有14号。14号的位置现在是两栋居民楼之间的一条消防通道,门号没有了,但通道还是与消防有关。
  1934年,杭州市商界人士在河坊街14号筹建“杭州市救火总会”,没想到这一筹建竟然长达十多年,直到抗战结束。1946年5月1日,商会会长金润泉在河坊街14号宣布杭州市救火总会成立。救火总会在东南西北中设立9个分会,将原有的43个义龙集改为29个救火组。拥有消防车6辆,水龙13台,洋龙23台,救护卡车一辆,救火队员1432人。这是杭州自古以来最系统,装备和设施都最为完善的民间救火组织,他们担当起了杭城大部分的消防任务。
  第二年秋天,救火队在中山公园搞演习,几十支管子向着西湖喷水,颇为壮观,观者如潮,事后仅鞋子就捡了三箩筐。
  1950年7月4日杭州市公安局正式接管杭州市救火总会。
                 吴山瞭望塔 杭州曾经的眼睛  
  从河坊街拐进大井巷,过胡庆余堂垂满藤蔓的高墙,从环翠楼上山去吴山瞭望塔这是条近道。四米多宽的石阶,泛着岁月的磨痕。两旁原先是密集低矮的民居,现在都已搬迁,老房子改造成庭院式样,却没了那种骨头里泛出来的市井气。抬头望去,能看到隐在树丛中的瞭望塔。
  站在塔下,仰头看塔,瘦峭高昂,有雄赳赳的感觉。外墙贴浅色瓷砖,高24米,呈八角形。这塔是1964年修建的,混凝土结构。
  吴山瞭望塔最早叫望火楼。1907年,仁和县知县向商绅募款,在吴山东岳庙前建塔,木结构,高约十八米。塔上悬挂大铜钟,是报火警的信号钟,称为“火钟”。
  望火楼里,有瞭望手日夜轮值。上世纪初杭州城里的房子大多不高于二层楼,从塔上看城区一目了然,甚至连拱墅区和笕桥都可以望到。一旦发生火情,瞭望手马上就能断定方位,转身去敲钟。钟不能乱敲,先是紧急敲钟二三十下,报告有火情发生。稍停,再敲是报哪个区域起火,敲一下是上城区;两下是中城区;三下是下城区;钱塘门外西湖区四下;武林门外湖墅五下;凤山、候潮门外六下;艮山门外七下;望江、清泰门外八下。钟声一停,山下各义龙集的救火员早已准备停当,立马抬龙奔向火灾发生地。
  木结构的塔经不起风雨侵蚀,1918年塔又重建。还是木结构,四层楼高,改名为瞭望台。1948年瞭望台再次重修,这次一直用到1964年。
  2012年6月,杭州支队司令部专职队指导科科长陈建华来到正在进行改造的瞭望塔。顺着盘旋的塔梯登塔,一层层地转上去,每层都是水泥地坪,到第六层时为木楼板,梯子改成铁梯。陈警官说,从1997年3月至1999年8月他曾在瞭望塔上当瞭望兵,那时铁梯比现在更陡,几乎垂直。顶层是一间约五平方米的小房间,六面开窗,视线呈360度。窗外有窄窄的走廊,天气晴好时可以站在外面观察。
  那天斜风夹着细雨,城市上空浮着一层淡淡的雾气,陈建华站在瞭望塔顶部俯瞰城区。他还记得自己上岗第一天的情形,部队领导对他们说:“你们哪个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报警,如果是赶在没有任何人报警之前,可记三等功一次。”这个刺激很大,从此这个新来的消防兵每天都会长时间地呆在塔顶观察,一看到烟雾就心跳,还以为发现了火情。后来看多了,对烟雾的判断也就准确了,如果是黑烟还带着明火向上翻滚,说明火势很大;淡淡浮着的那种烟,通常是居民家里生炉子引起的。
  “那时,天气晴好的时候,往北可以看到杭钢的烟囱,南边能看到卷烟厂的烟囱,东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钱塘江,晚上还可以看到沿江路灯,很漂亮。你看,现在只能看到上城区范围,高楼一栋接一栋地竖起来,可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越往东北高楼越多,视线也越差。”
  陈建华说,随着观察视野的变小,瞭望兵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到后期,他们通常是接到报警后再上楼观察,目的是观察火情的发展,为指挥中心提供情报,以便准确判断是否需要增援,该出动多少辆消防车。
  2002年最后一个瞭望兵从塔上撤下,瞭望塔完成了它作为杭州眼睛的使命,陈建华说,以后这里将成为杭州消防博物馆。一百多年来,瞭望塔几经变身,不变的是它的责任。
  这座瞭望塔,站在绵长的时间中,渐渐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坐标和一种记忆。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动态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官方微信  |  新手上路  |  联系方式  |  服务条款  |  会员短网址  |  法律声明  |  投稿说明  |  关于消防宝  |  粤ICP备16075420号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