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到清朝前期还发展成为了我国北方重要商业贸易城市。
由于在皇城根底下,北京的火灾也有其特点。清朝北京发生500余起火灾,其中皇宫、衙门的、城池等地发生的火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清皇宫(即今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长约3公里,呈长方形,四角有角楼,墙外环绕护城河,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午门是正门,经太和门,是著名的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三大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最为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的重大典礼,如皇帝即位等都在此举行,殿中的金漆雕龙宝座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现存的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这与清代皇宫的一次火灾有关。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1680年1月4日),御膳房6位烧火的太监用火不慎,导致太和殿发生大火。康熙皇帝非常震惊,诏告全国,对这次火灾情况予以说明,并认为这是上天的“致警”,警告自己要更加勤政谨,说:“肤躬膺天眷,统御寰区,夙夜祉承,罔敢怠忽,期于阴阳顺序,中外枚宁,共享升平之化。乃于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灾,朕心惶俱,莫究所由,因朕不德之所至欤?抑用人失当而至然欤?兹乃力图修省,挽回天意”。由此可见,康熙皇帝是很引咎自责的。当然,对那6位引起火灾的太监也不能轻饶,按照康熙的旨意,被处以绞刑。直到16年后,太和殿才得以重建。
除太和殿这次火灾外,清皇宫其他殿、阁也发生过大大小小的火灾。如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三日(1783年7月2日),体仁阁因雷击发生火灾,乾隆皇帝也下诏自责。乾隆在位时,皇宫的另一次火灾是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十一日(1790年6月23日),西华门内清茶房外果房失火,延烧85间,收藏的乐器和佛经被焚毁,包括镀金的编钟和佛教《大般若经》等珍贵文物。失火原因是宫内太监做晚饭后忘记熄灭余火,十一日早刮起大风,炉缝走烟,将后檐柱引燃。为此,乾隆下谕,对当事人和内务府有关官员给予处罚,认为“禁城重地,理应格外小心防范。乃值年司员及掌果头目,既日间在内办事,当此风日干燥时,于所管苏拉太监等漫不留心稽察,疏懈已极,不可不严行惩治”。
嘉庆二年十月二十一日(1797年12月8日),皇宫内的乾清宫发生火灾。乾清宫也是皇宫内的重要禁地,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皇帝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仆等。此时,乾隆皇帝已让位给嘉庆,自己做了太上皇,移居到养心殿,嘉庆则居住在毓庆宫,这两处地点离乾清宫较远,所以并未伤到龙体,但晚年的乾隆仍然下诏,表示自责。诏书中说:“现在朕虽已传位,为太上皇帝,而一切政务,仍亲理训示,政事有缺,皆朕之过,非皇帝之过。即太监等人,不能加意小心,大臣等将伊等按例治罪,朕引为己过,尚从宽典”,等等。 这次火灾最大的损失是明代永乐年间所修的中国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正本被焚毁。《永乐大典》乃明成祖命解缙等辑,始于永乐元年,成于六年(1403-1408年),收明以前各类图书近八千种,包括经、史、子、集、道经、释藏、工农技艺等,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按洪武正韵排列,是世界上最大的类书,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珍贵文献资料。明嘉靖、隆庆间,又依永乐时所缮正本另摹副本一份。正本在明亡时已毁坏一些,在嘉庆年间的这次火灾中又基本烧毁,副本则在八国联军入京时大部分遭到焚毁,未毁的也被劫走。
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十九日(1819年12月6日),皇宫内文颖馆又失火。这次失火令嘉庆皇帝十分恼怒,倒不是因为失火本身,而是因为失火后,宫外的王公大臣们赶紧前来扑救,却在西华门偏吉栅栏处遇到麻烦:那里的值班官兵以皇宫禁地不准随便出入为由,把这些前来救火的王公大臣拦在门外,不准通过。尤其可恶的是,此时嘉庆皇帝已经下旨,令开西华门,放人救火,这里的官兵仍然不放人。事后嘉庆皇帝下旨:革去当日值班的护军统领苏冲阿的职务,以示惩儆。
除皇宫之外,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清政府的各衙门也常发生火灾。比较有名的是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1896年4月4日),户部科房失火。户部是清代管理全国疆土、田亩、户口、财政政令的衙门,由所属14个清吏司及井田科、八旗俸饷处、现审处、饭银处、捐纳房、内仓等分别掌理,南北档房、司务厅、督催所、当月处、监印处,分掌文稿档案等事,相当于现在的内政部。当时北京户部衙署就坐落在天安门前东侧,现在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所在地,离皇宫很近。户部失火,损失最大的是各种文书档案被烧毁,这次失火也是如此。据当时上海《申报》报道:火灾后,“清理基址,各科房烬余之稿件、字纸灰堆如山,阜堂官喻以麻袋装盛运至护城河下,付之清流。自二十六日起,连朝用大车载运,上插户部黄旗,出正阳门,运至迤西闸上放灰入河,河水为之改色”,从中可以看到这次火灾损失之严重。